课程编号: KC1030301
课程名称:生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 physiology
学 时: 30
实验一 实验操作综合练习
实验目的:学习两栖类动物、哺乳类动物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蛙类、哺乳类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学会实验动物的麻醉、固定;学会
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分离血管与神经等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学时 : 3 学时
实验内容: 1 、蛙类、哺乳类手术器械使用简介。
2 、实验动物捉拿、麻醉、固定。
3 、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分离血管与神经。
实验二 蛙坐骨神经 - 腓肠肌标本制作
实验目的:学习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破坏蟾蜍脑和脊髓、游离坐骨神经的操作。学会检查标本的兴奋性。
实验学时 : 1 学时
实验内容:蟾蜍坐骨神经 - 腓肠肌标本制作
实验三 蛙坐骨神经双相、单相动作电位与强度法则
实验目的: 学习离体神经干双相和单相动作电位的记录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离体神经干双相和单相动作电位的记录方法,学会分析和判别动作电位
的波形,测量其波幅、时程潜伏期。
实验学时: 1 学时
实验内容: 蛙坐骨神经双相、单相动作电位与强度法则。
实验四 蛙坐骨神经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学习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
基本要求: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和计算方法,观察低温对神经冲动传导
速度的影响。
实验学时: 1 学时
实验内容:蛙坐骨神经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
实验五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
实验目的:学习暴露蛙类心脏方法,熟悉心脏的结构;观察心脏各部分自动节律性活动
的频 率。
基本要求:掌握改变结扎部位观察蛙心各部分正常起搏点,并比较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
的高低。
实验学时 : 1 学时
实验内容:不同的结扎部位观察心脏各部分自律性
实验六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实验目的:学习蛙心在体记录方法,观察心室在周期性活动的不同时期对额外刺激的反
应。
基本要求:掌握蛙心在体记录方法,观察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心脏所作的
反应,来验证心肌兴奋性。
实验学时 : 2 学时
实验内容: 1 、蛙心在体记录方法
2 、心脏在不同时期对额外刺激的反应
实验七 人体体表心电图的记录
实验目的:学习人体体表心电图的记录方法,辨认正常心电图波形。
基本要求:掌握心电图机的使用及各波的测量方法,辨认本人的心电图,熟悉各波的生
理意义。
实验学时 : 1 学时
实验内容: 1 、心电图机的使用
2 、心电图各波的测量及意义
实验八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目的:学习间接测定人体血压的原理及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测量人体血压的方法,了解运动、体位改变对血压的影响。
实验学时 : 1 学时
实验内容: 1 、学习间接测定人体血压
2 、了解运动、体位改变对血压的影响
实验九 人体的心音听诊
实验目的:初步掌握心音听诊方法。
基本要求:结合触诊心尖搏动或颈动脉脉搏,了解和初步掌握心音听诊方法,正常心音
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为临床心音听诊奠定基础。
实验学时 : 1 学时
实验内容:人体心音听诊
实验十 消化道运动的观察
实验目的:学习如何观察哺乳类动物胃肠运动及某些因素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基本要求:掌握观察动物在体胃肠运动的形式以及神经体液和某些药物对胃肠运动的影
响。
实验学时 : 1 学时
实验内容:胃肠运动的观察
实验十一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和药物的影响
实验目的:学习哺乳类动物离体肠实验方法,观察某些因素对离体肠平滑肌的影响。
基本要求:掌握动物离体器官灌流的方法,观察消化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及某些药物
对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
实验学时 : 2 学时
实验内容:观察离体小肠平滑肌的运动
实验十二 心血管系统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 学习 哺乳类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及兔心电图的直接记录方法;观察各
种神经、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基本要求: 掌握 哺乳类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及兔心电图的直接记录方法, 通过观
察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家兔心血管活动的作用与影响,加深理解动脉血压作为心血
管功能活动的综合指标、及其相对恒定的调节原理和重要意义。
实验学时: 3 学时
实验内容: 1 、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及兔心电图的直接记录方法
2 、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功能活动的综合指标的影响
实验十三 呼吸系统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 学习 描记哺乳动物膈肌放电及测定胸内负压的方法,观察某些因素对膈肌
电活动及胸内负压的影响。
基本要求:掌握描记哺乳动物膈肌放电及测定胸内负压的方法,观察某些因素对膈肌电
活动及胸内负压有何影响。
实验学时: 3 学时
实验内容: 1 、描记哺乳动物膈肌放电的方法
2 、测定胸内负压的方法
3 、不同因素对膈肌放电及胸内负压的影响
实验十四 泌尿与循环系统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 学习 哺乳类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 、膀胱插管术、尿量记录及尿糖鉴定
等实验的方法,观察各种因素对泌尿和循环系统的影响。
基本要求: 掌握 哺乳类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 、膀胱插管术、尿量记录及尿糖鉴定
等实验的方法 ;掌握 肾血流量的神经、体液调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调节相配合的机理
。
实验学时 : 3 学时
实验内容: 1 、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 、膀胱插管术、尿量记录及尿糖鉴定等实验
的方法 2 、 2 、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 肾血流量及 心血管功能活动的综合指标的影
响
实验十五 呼吸与动脉血压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 学习 哺乳类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及呼吸记录方法;观察各种神经、体
液因素对动脉血压及呼吸运动的影响。
基本要求: 掌握 哺乳类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及呼吸记录方法, 掌握 颈动脉体和
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对呼吸和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实验学时: 3 学时
实验内容: 1 、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及呼吸运动的直接记录方法
2 、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功能活动及呼吸运动的综合指标的影响
实验十六 课堂讨论
实验目的:使学生通过讨论更牢固地掌握生理学知识,以加深理解与记忆 。
基本要求:要求每个学生按讨论题做好准备,每组推出中心发言人,其他学生补充,最
后教师做小结。
实验学时 : 3 学时
实验内容: 1 、简述从运动神经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到肌肉收缩的全过程。
2 、增大无效腔后呼吸运动有何变化?说明机理。
3 、急性失血( < 全血量 10% )时 , 人体可出现哪些代偿性反应 ?
4 、试述失血性休克时,尿量减少的机制。
5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促进和抑制因素。
6 、概述影响机体生长的激素及其主要作用。
7 、胰岛素长期分泌不足为什么引起“三多一少”的症状?
8 、说明有机磷中毒机理、症状及解救措施。
9 、为什么输血时要做交叉配血实验?
10 、说明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与临床水肿发生的机制。
11 、试述 EPSP 和 IPSP 产生的机制。
考核内容及办法:
考核的内容主要是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术(包括气管插管、分离血管和神经、分
离膈肌条、膀胱插管)。
考核办法是每 5 人一组,事先将上述考核内容编号为 1 — 5 号,让每个学生随机抽
取,抽取的号码即为其考核的内容,然后让其独立完成。其中,动物的称重、麻醉、固
定与备皮有由 5 人共同完成,每个学生的考核 项目由 老师当场给出分数。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胡还忠 . 医用机能学实验教材 .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 、胡还忠 . 医用机能学实验教程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3 、高兴亚 . 机能实验学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4 、姚泰 . 生理学 . 第六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