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系统解剖学
英文名称: SYSTEMATIC ANATOMY
实验学时: 46 学时
实验一 绪论、骨学
实验目的:学习全身骨骼标本及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人体的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掌握全身骨的基本形态结构、排
列与功能。
实验学时: 5.5 学时
实验内容:全身骨架、椎骨、骶骨、整体与分离颅骨、上肢骨(锁骨、肩胛骨、肱骨、
尺骨、桡骨、手骨)、下肢骨(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模型
实验二 关节学
实验目的:学习全身关节标本及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全身关节的基本形态结构、组成、构造特点及运动方式。
实验学时: 5.5 学时
实验内容:颞下颌关节、肩、肘、桡腕关节及拇指腕掌关节、骨盆、髋、膝、踝关节、
足弓、椎间盘、前、后纵韧带、黄韧带、脊柱、模型
实验三 肌 学
实验目的:学习全身肌肉标本及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全身肌肉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实验学时: 4 学时
实验内容:尸体、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前锯肌、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
膈、腹前外侧壁肌群、膈、腹直肌鞘、腹股沟管、胸锁乳突肌和前、中斜角肌、面肌、
咀嚼肌、三角肌、上臂肌、前臂肌、手肌、臀大肌和髂腰肌、大、小腿肌、股三角和腘
窝、模型
实验四 消化系统
实验目的:学习全身消化系统标本及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全身消化系统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
实验学时: 4 学时
实验内容:尸体、口腔、腭、咽峡、牙(乳牙和恒牙)、舌、颏舌肌、三大唾液腺、咽
、腭扁桃体、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回肠)、大肠(阑尾、盲肠、结肠、直
肠、肛管)、肝、胆囊、肝外胆道系统、胰、模型
实验五 呼吸系统
实验目的:学习全身呼吸系统标本及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全身呼吸系统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
实验学时: 2 学时
实验内容:尸体、鼻腔、鼻旁窦、喉、声带、肺、胸膜、胸膜腔和胸腔、肋膈窦、纵膈
、模型
实验六 泌尿系统
实验目的:学习全身泌尿系统标本及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全身泌尿系统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
实验学时: 1 学时
实验内容:尸体、肾、肾的被膜、输尿管、膀胱、膀胱三角、女性尿道、模型
实验七 生殖系统
实验目的:学习全身男女性生殖系统标本及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全身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
实验学时: 3 学时
实验内容:尸体、男性生殖系统(睾丸和附睾、输精管、精索、前列腺、阴囊、阴茎)
、女性生殖系统(卵巢、子宫、阴道、阴道穹、阴道前庭及阴道口和尿道外口)、乳房
、会阴、肛门三角、尿生殖三角的肌群、腹膜和腹膜腔、大、小网膜、网膜囊和网膜孔
、十二指肠悬韧带、阑尾系膜、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和乙状结肠系膜、直肠子宫陷凹
和直肠膀胱陷凹、模型
实验八 心血管系统
实验目的:学习全身心血管系统标本及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全身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
实验学时: 7 学时
实验内容:尸体、心、心壁、房间隔、室间隔、心传导系、左右冠状动脉、冠状窦、心
大、中、小静脉、心包、肺动脉干、动脉韧带、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和颈动脉
小球、颈外动脉及分支(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枕动脉、耳后动脉、颞浅动脉、面动
脉、上颌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脑膜中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
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椎动脉、甲状腺上动脉、胸廓内动脉、拇主要动脉)、掌浅弓、
掌深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子宫动脉、髂
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静
脉角、颈内静脉的主要属支、颅内、外静脉的交通、锁骨下静脉、腋静脉、头静脉、贵
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椎静脉丛、下腔静脉、睾丸静
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肝静脉、髂内静脉、直肠静脉丛、大、小隐静脉、肝门静脉
的属支及其与上下腔静脉间的吻合部位和侧支循环、模型
实验九 淋巴系统
实验目的:学习全身淋巴系统标本及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全身淋巴系统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
实验学时: 1 学时
实验内容:尸体、局部淋巴结群、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起始、行程、收集范围和注入
部位、脾、胸腺、模型
实验十 感觉器
实验目的:学习感觉器标本及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感觉器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
实验学时: 2 学时
实验内容:眼球的外形、眼球壁、眼球内容物、眼副器、眼睑、结膜、泪器、运动眼球
和眼睑的肌肉、视网膜中央动脉、眼上、下静脉、外耳(外耳道)、中耳(鼓室、鼓膜
、听小骨、咽鼓管、乳窦和乳突小房)、内耳(骨迷路与膜迷路)、模型
实验十一 中枢神经系统
实验目的:学习中枢神经系统标本及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
实验学时: 4 学时
实验内容:脊髓、髓内主要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侧束)和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侧束、红核脊髓束)、脑干、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脑干内
主要上、下行传导束(锥体束、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三叉丘系)、第四脑室、小脑
、小脑扁桃体、间脑、背侧丘脑、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的分部及纤维联系、后丘脑、下
丘脑、第三脑室、大脑半球的分叶及与重要中枢有关的沟回、基底神经节、内囊、大脑
皮质躯体运动区、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的定位、侧脑室、模型
实验十二 周围神经系统
实验目的:学习周围神经系统标本及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
实验学时: 3 学时
实验内容:尸体、脊神经:颈丛(颈丛浅支、膈神经)、臂丛(正中神经、尺神经、桡
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股神经、闭孔
神经)、骶丛(阴部神经、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脑神经的名称、顺
序、性质、附脑部位、穿颅部位及分布概况、内脏神经、模型
实验十三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实验目的:学习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标本及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
实验学时: 2 学时
实验内容:尸体、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传导通路、头面部和躯干四肢
痛温觉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瞳孔对光反射、锥体系、锥体外系、模型
实验十四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实验目的:学习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标本及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
实验学时: 1 学时
实验内容:尸体、脑和脊髓三层被膜(大脑镰、小脑幕、齿状韧带、蛛网膜颗粒和硬脑
膜静脉窦)、蛛网膜颗粒和硬脑膜外腔、海绵窦、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行径
和主要分支(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其发出的皮质支和中央支)、大脑动脉环、脑室系
统的组成及各脑室的位置、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模型
实验十五 参观陈列室标本
实验目的:参观陈列室标本
基本要求:通过参观陈列室标本,对人体解剖标本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复习过程。
实验学时: 1 学时
实验内容:全部陈列室标本
考核内容及办法: 实验结束后安排标本考试,采用多媒体考核所学过的解剖标本。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 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系统解剖学》柏树令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年 9 月第 6 版
参考书目:《格氏解剖学》 (英) Peter L. Williams 主编;杨琳 , 高英茂 主译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6 月第 38 版
《人体解剖学》张朝佑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年第二版
《 Human Anatomy 》 Elaine N. Marieb 等 . 主编 Pearson Education,
Inc.2001